
| 聯系我們 | |
| 鞏義市盛威冶金爐料有限公司 | |
| 地 址: 河南省鞏義市涉村鎮西涉村 | |
| 電話:0371-64578859 | |
| 傳真:0371-64578859 | |
| 手機:15238686199 13938297067 | |
| 聯系人:李經理 | |
| 郵編:451200 | |
判斷施工質量是否會導致鍋爐澆注料炸裂,需從材料攪拌、施工工藝、養護過程等關鍵環節入手,結合施工記錄和實體檢測綜合分析。以下是具體判斷方法和要點:
一、施工過程關鍵環節檢查
1. 材料攪拌與配比控制
加水量是否超標:
判斷依據:施工記錄中實際加水量超過廠家推薦值(通常水灰比 0.12~0.18),或現場觀察拌合物過于稀爛、骨料下沉。
風險:過量水分蒸發后形成連通孔隙,降低強度并加劇高溫煙氣侵蝕,可能引發后期剝落或爆裂。
攪拌均勻性:
檢查方法:隨機抽取拌合物樣本,觀察骨料與膠結料是否分布均勻(如是否存在 “花料”、水泥團塊)。
風險:攪拌不勻導致局部膠結料不足,形成強度薄弱區,易成為裂紋起源點。
2. 振搗工藝合理性
振搗密度:
外觀檢查:澆注料表面是否有蜂窩、麻面或氣泡密集區;拆模后敲擊檢測,空鼓聲區域表明內部振搗不密。
儀器檢測:用超聲波探傷儀檢測內部孔隙率,若孔隙率 > 8%(正常應 < 5%),說明振搗不足。
風險:氣孔或空洞削弱結構連續性,熱應力作用下易沿缺陷擴展成裂紋。
過振判斷:
表面泛漿嚴重、骨料下沉分層,可能導致澆注料上下強度不均,高溫下分層剝落。
3. 錨固件施工質量
安裝間距與焊接強度:
測量驗證:核對錨固件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 150~200mm),焊接部位是否存在虛焊、漏焊(可用磁粉探傷檢測)。
風險:間距過大或焊接不牢會導致約束失效,澆注料膨脹時缺乏支撐,易整體鼓包或脫落。
錨固件表面處理:
檢查是否涂刷防氧化涂層(如鋁鉻質涂料),未處理的耐熱鋼在高溫下氧化膨脹,可能頂裂周圍澆注料。
4. 膨脹縫設置規范性
縫寬與間距:
用鋼尺測量膨脹縫寬度(設計值 3~5mm)和間距(每 1.5~2m 一道),若縫寬不足或間距過大,高溫膨脹無釋放空間,可能擠壓開裂。
填充材料有效性:
檢查縫內是否填充陶瓷纖維毯或耐火泥,若遺漏或填充不實,煙氣會滲入縫內加劇侵蝕。
二、養護過程合規性評估
1. 養護溫度與濕度控制
低溫養護缺陷:
施工環境溫度 < 5℃時未采取保溫措施(如暖棚、電加熱),可能導致水分結冰膨脹(結冰體積膨脹 9%),破壞內部結構。可通過養護記錄中溫度曲線判斷。
高溫急熱風險:
蒸汽養護時升溫速率 > 20℃/h,或養護期未達 3 天即投入使用,膠結料水化不充分,早期強度不足易開裂。
2. 養護時間充足性
硅酸鹽或鋁酸鹽水泥基澆注料養護期不足 7 天(超低水泥澆注料需≥14 天),膠結料未能充分水化,抗壓強度可能低于設計值的 60%,無法承受熱應力。





豫公網安備 41910102000058號